在2012年之前,杰罗布牧场无水、无电、无房住、无通信,加之大雪封山,杰罗布大半年时间完全与外界处于“失联”状态。6年来,政府先后为牧民群众修建房屋16间和牲畜暖圈10座,并解决了吃水、用电等生活难题。2016年成立行政村后,杰罗布的发展更是走上了快车道。
2016年,上级将杰罗布作为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当年建设了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2017年,杰罗布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展开,从拉郊乡到杰罗布村长约46公里的四级砂石路全面施工;2018年,杰罗布边境小康示范村建成,群众全部搬入新居,拉杰公路也于入冬前竣工通车……
在杰罗布新村所在的吉格弄河谷上游的高山牧场上,一栋栋新建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天蓝色的屋顶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柏油路通了,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到县城。”古桑旦增告诉记者,如今的杰罗布村牧民群众户均拥有牦牛近50头,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6万元。
“牧民的家在哪里,国家就在哪里。”古桑旦增的舅舅、77岁的索朗群培老人在杰罗布生活了大半辈子。他说,“是党的惠民政策让我们牧民群众富裕起来,我们子子孙孙都要为国家守好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