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文/徐剑梅)好莱坞金牌制片人哈维·温斯坦涉嫌性侵案去年10月被披露后,全球女性反性侵意识进一步觉醒。半年多来,越来越多的性骚扰受害者以“我也是”为话题标签在社交媒体上勇敢说出自身遭遇。目前,“我也是”运动已蔓延至美国大学校园。大学校园是青春的大观园,但不是与社会隔绝的桃花源。防止性骚扰,从学校、教师到学生,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站出来需要坚持和勇敢
美国是个教育大国,也是个学位大国。根据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网站数据,2017-2018学年,美国高校预期颁授190万个学士学位、79万个硕士学位、18.3万个博士学位。其中,女学士占比57.3%;女硕士占比58.8%;女博士占比52.9%,都超过了半数。
接受和完成高等教育的女性多于男性,至少在美国,已有逾35年历史,且成为长期趋势。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女性展现她们的智慧和能力,争取曾经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语权。这是美国女性社会影响力上升的重要原因,也是半年多来“我也是”反性骚扰网络运动的重要推手。
即便如此,回顾美国校园和美国社会反性骚扰之路,不由让人感慨,这是一条坎坷曲折的路,砌筑每一点一滴进步的砖石,是更多的坚持和勇敢。迄今在美国,尽管反性骚扰可以援引民权法作为法律保障,但一非刑事罪名,二无清晰界定,许多情况下,校方或第三方难以查证。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2017年,普林斯顿大学知名工程学终身教授塞尔希奥·贝尔杜被一名韩国女留学生举报两次把她单独叫到家里,对她进行性骚扰。学校经过两个月调查,认定这名教授“有性骚扰行为”,但只要求他参加8小时培训作为惩戒,本学期仍在授课。
4月1日,杜克大学的学生所办的《纪事报》报道说,杜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威廉·里韦拉去年因被数名学生举报性骚扰劣迹而失去教职,今年1月转入马里兰大学。在该报披露详情后,马里兰大学即刻对他停止聘用。
哈佛大学今年3月曝光的丑闻更加严重:政治学系明星教授、曾任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的豪尔赫·多明格斯因至少18名前学生和同事控诉对她们实施过性骚扰或性侵犯,终于被学校勒令“休假”,多明格斯本人决定退休。但是,多明格斯已经72岁。这些指控1979年就开始出现,并且早在1983年,哈佛就因多明格斯性骚扰一名女同事和一名女研究生,“严重行为不端”,给过他纪律处分。如果当时哈佛立即解除这个“咸猪手”的教职,过去这35年,哈佛校园里,理应明朗干净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