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程的推进,埃及电力部和本地合作方对中电装备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经历了从不了解到了解、再从了解到敬佩的过程。同样的技术标准下,当地电建公司施工水平约为每年200公里,中方则是1200公里;埃及方面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项目,中方只要一年就能完成。
中方更是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邀请埃方员工赴华培训、参观。去年10月,国家电网邀请埃及输电公司20名来自全国各区域的优秀工程师赴华培训。
凭借专业的施工能力,中电装备的工作获得埃及方面一致好评。埃及电力部长穆罕默德·沙克尔近期向塞西总统汇报电力领域项目执行情况时特别“点赞”了埃及输电公司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称中国公司技术先进,工程质量高,施工进度快,还向塞西介绍了中国国家电网实现地区和全球电力联网的规划。
不过,刘光辉也提醒说,中国企业在进入埃及前需对合作方的偿付能力和相关法律规定作足功课,拟定合同一定要确保规范,才能确保项目成果落地。“我国有能力‘走出去’的企业都是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企业,相比其他国家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不过也特别需要注意应对这种潜在风险。”